鸡兔同笼问题公式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x鸡兔总数)÷(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 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 2)。
鸡兔同笼公式
解法1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
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
公式1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公式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3
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4
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5
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公式6
(头数x4-实际脚数)÷2=鸡。
公式7
4× 2(总数–x)=总脚数(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公式8
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兔子的脚数-(总脚数÷总只数)︰(总脚数÷总只数)-鸡的脚数。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这一问题的本质是一种二元方程。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可以让小学生初步地理解未知数和方程等概念,并锻炼从应用问题中抽象出数的能力。一般在小学四到六年级时,配合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教授。
同一本书中还有一道变题
今有兽,六首四足;禽,四首二足,上有七十六首,下有四十六足。问:禽、兽各几何?答曰:八兽、七禽。
题设条件包括了不同数量的头和不同数量的足。
TAG:
热门标签: 餐叉(1) 司马貌(1) 适得其反(1) 检验处女(1) 为什么乖乖女会变成一个渣女(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小学语文工作总结(二年级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这一年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逐步找到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掌握教学新理念,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采用比较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
上一篇
求职简历的照片有什么要求(简历是一寸还是二寸照片)
这样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样。第一印象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简历的内容、布局、色彩和创意上下了很大功夫。简历上要不要附照片??应该附什么样的照片??这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关注,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一张小照片,几乎成了大学生求职的开始。一些大学应届毕业生认为,照片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现在不像以前,竞争如此激烈。简历上的照片是‘门面’比如随便拍一张,就输在第一印象上。简历照片在HR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