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时间20232月4日几点几分
我国古代,以“四立”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即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秋、立冬作为秋季、冬季的开始,所以打春的那天,也可以看做是春天的第一天。
打春吃春盘
春盘,其实也是一个大杂烩。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营养丰富,我们可以当作主菜来吃。
打春吃萝卜
萝卜是一个很好的蔬菜。北方一些地方立春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吃生菜,食春盘。《月令广义》卷五:“唐人立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这里的生菜就是我们常吃的韭菜。而在南方则是吃春卷。春可咬可吃,有趣有诗意。喝萝卜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打春的来源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样说的话,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的老。《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从唐朝时起,立春日,各州、县衙门用纸扎成一头“春牛”,由州、县官主持,用红、绿丝线或彩绸编成的“春鞭”打牛三下,称为“打春”。“打春”意寓让春牛勉于耕种,为人们换取好的收成。官府为了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立春这一天,在城镇集圩的广场上,用黄土塑——头象征耕种的春牛和一个农夫打扮的“芒神”。
芒神一手执鞭,一手牵绳,仿佛要赶牛下地耕种。芒神和春牛两者的位置,是根据立春到来时间的早晚确定的:立春在腊月十五日前后,就把芒神安排到春牛的前面,表示当年的耕种要早—,些;立春的时间在岁末年初,就把芒神和春中并列安排,表示舂耕的时间应不早不晚;立春在正月十五前后,芒神就排在春十之后,表示这年的耕种应该晚—些。
TAG:
热门标签: 就是(5) 职务(1) 酸豆角(1) 轻度(1) 五虎将(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1公斤等于多少斤
一公斤也就是一千克等于两斤。1、千克是公制计量单位,一千克等于一公斤,合我国二市斤。1千克=1公斤,1千克=2斤,1千克=20两,1 千克 = 1,000 克。2、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斤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其他单位换算:1
-
上一篇
中国的复姓有哪些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其中欧阳是汉族人口用的最多的复姓。复姓的来历由封邑而来。 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 都属这种情况。因居地而来。 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 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