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粽子最早什么时期出现(粽子是哪个时期)

2023-08-13 15:30:12生活百科67
  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主要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

  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主要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东汉末年,黍米用草木灰水浸泡,然后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也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之一,一直流传到现代。

  晋代时期,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个时候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会添加一些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在糯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并且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使得粽子文化逐渐成熟起来。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几乎跟现在粽子没有什么区别。粽子也是经过朝代更替逐渐演变而来的,发展成为今天,粽子主要有两种口味,一种咸的,一种是甜的,形状主要是三角形。

  端午吃粽子是纪念谁的

  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用粽叶包好米饭,做成一个个的粽子,然后投到江中喂给鱼虾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屈原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粽子是什么米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TAG:
热门标签: 托板(1) 乳糖不耐症(1) 走向(1) 金针菇(1) 搭理人(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