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泼水节(傣族的泼水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1.每到泼水节,傣族人都会去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在这个节日里,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去佛寺给佛祖洗澡,然后拿着采来的花和叶子蘸水,开始互相泼水。
2.一朵浪花盛开在空,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年轻人手中明亮晶莹的水滴,也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水,到处都是水洗礼,水许愿,水歌。水花笑了,泼水节变成了欢快的海洋。
3.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之外,还有荡秋千、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升天、打灯笼等习俗。信息:1。泼水节期间将举行赛龙舟。在澜沧江上竞争。一群群身着红绿装的龙舟,随着“唐唐厅”的锣声和“嗨,嗨,嗨,嗨”的呼啸声,奋勇向前,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来到澜沧江,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快的气氛。2.打高盛和孔明灯也是傣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人们在节日前搭起防空架,那时点燃自制的地球火箭,让它呼啸着飞向蓝天。优胜的还会得奖。晚上,人们在广场空的地面上点燃蜡烛,利用热空气体的浮力将“孔明灯笼”放飞到天空,以纪念古代圣人孔明(诸葛亮)。
泼水节是阿呆的节日,而德宏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更为热烈。它的习俗包括杀猪、杀鸡、酿酒,以及 *** 许多年糕和各种糯米做的粑粑,在节日期间食用。
寓意是祈祷过去一年的烦恼被冲走。大家互相用纯净水泼。水溅得越湿,溅得越多,收到的祝福就越多。
1961年4月中旬,周恩来考察云南西双版纳,与景洪市的傣族、布依族人民共度傣族新年——泼水节。周恩来穿上傣族服装,走进欢快的人群。开始时,群众将柏枝蘸在银碗里的清水里,礼貌地洒在总理身上。当周恩来看到一些人用一个大盆泼水时,他们也入乡随俗,高兴地拿起一个大盆泼水。
看到周恩来如此和蔼可亲,群众立即解除禁忌,用大锅向他们的总理泼水。按照傣族习俗,泼水节期间,泼水越多越热闹,相互之间就越亲近,越尊重。警卫们怕总理着凉,只好用雨伞遮挡洒出来的水。周恩来劝阻他们说:“没关系。到群众中去,和大家一样。”
与周恩来的群众打成一片。他对当地干部说:“傣族的每一滴水都是热的,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只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力和人心!”
有的傣族人“打象脚鼓”,有的“遍地撒凤凰花瓣”,有的放一串喜庆的烟花,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穿上傣族服装,“面带微笑地来到人群中”。他和傣族人一起击鼓跳舞,用银碗淋水,和他们一起庆祝盛大的民族节日。
泼水节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的名称是“泼冷水胡戏”。又叫“乞寒胡戏”。之后,《浇凉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经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此后,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并流传下来。
泼水节是傣族、泰语民族和东南亚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香港九龙城、台湾省新北市中和区等海外泰国人聚居区的民众一大早就起床,随后开始了持续数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洗去过去一年的烦恼。泼水节是傣族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一般持续3到7天。
德国人民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过泼水节。傣族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傣语称为“毕迈”(意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前后举行。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德昂族泼水节除了与傣族泼水节一致的泼水许愿、象脚鼓舞等节目外,更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脚洗手。傣族泼水节会有传统的腾讯游戏,男女“丢包”。德昂族的泼水节代表孝,傣族的泼水节代表爱。
在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和德昂族一起庆祝泼水节,该节日在每年的4月11日至13日举行。每年这个节日,官方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有兴趣的可以去旅游,加入进来。
禁止外人骑马、赶牛、挑担、披头散发进入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在门外脱鞋,往里轻走;不要坐在消防水池上方或越过分水池,进入业主内室,或坐在门槛上;
不要在火池上移动三脚架,也不要踩火。在家禁忌吹口哨、剪指甲;千万不要用衣服当枕头,也不要坐在枕头上;晾衣服时,上衣要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进入佛寺时,应脱鞋,避免触摸小和尚头像、佛像、猫哥、旗帜等一系列佛教圣物。不要随意制造噪音。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傣族的泼水节(傣族的泼水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相关知识,愿望对您有所帮忙 ,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珍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TAG:
热门标签: 吕光(1) 辅酶(16) 道歉(5) 清凉剂(2) 港币(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