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玄(诸葛玄是诸葛亮的什么人?)
汉末到三国,令你们第一个想起的人应该就是诸葛亮吧。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都可以说诸葛亮这个人有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谈起诸葛亮,不得不说诸葛玄这个人。那么诸葛玄是什么人?为什么说是他造就了诸葛亮?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幼年丧父,诸葛玄便担起了抚养诸葛亮的责任。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叔父诸葛玄对他有养育之恩,并且幼年丧父,诸葛玄并不是简单的扶养诸葛亮这么简单,他希望诸葛亮能有所作为,是细心的栽培诸葛亮。而后诸葛玄辗转来到荆州,他让诸葛家族成为了荆州地界的上流社会。史书记载,诸葛玄是诸葛亮的从父,意思就是诸葛亮在父亲死后过继给了叔父诸葛玄。诸葛玄视诸葛亮为己出。从小诸葛亮就被要求学习《六韬》《诗经》等书籍。鸡鸣就得起来学习诗词歌赋,中午还要被抽查,下午则是学习兵书阵法。可谓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这些学习为诸葛亮在乱世之中博取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没有诸葛玄,诸葛亮可能幼年就饿死街头在哪个纷争的年代,即便不饿死街头也是一个目不识丁之人,何来而后的“卧龙”先生。诸葛玄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不仅对他有养育之恩,而且还对他有学识开导之恩情。诸葛亮今后的所有的优势都是在幼年时期诸葛玄对他的细心栽培。用现在的话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诸葛亮的成就与诸葛玄是息息相关的,当然也是诸葛亮本人极其好学成才。但是没有诸葛玄的开导,天才也是枉然。所以说诸葛玄造就了诸葛亮。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什么人?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的豫章太守,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叔父
诸葛亮年少丧父,依附叔父诸葛玄,此后朝廷以朱皓代替诸葛玄的官职,诸葛玄只得前往投靠故人刘表,不久后去世
诸葛玄据《献帝春秋》记载,豫章太守周术病亡后,袁术表封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当时,朝廷闻周术病亡,派遣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请求扬州刺史刘繇出兵,共击诸葛玄,诸葛玄退守西城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西城居民叛乱,杀诸葛玄,斩其首级送与刘繇
但此说与《三国志》中的记载矛盾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谁呢?诸葛玄(诸葛亮的次子) 诸葛玄,字胤谊,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爱将
祖籍:徐州琅琊
父亲: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的次子
母亲:黄月英,黄承彦的女儿
兄长:诸葛瞻(字思远)
诸葛亮和诸葛珪、玄、瑾、均、诞、恪、瞻、尚是什么关系?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诸葛亮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诸葛亮的家族成员及人物关系却比较复杂。毕竟,不管是史书「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姓诸葛的人可不少。
先祖——青史留名 (诸葛亮 剧照)诸葛亮是琅琊人,诸葛家族也是琅琊的名门望族。所谓名门望族,祖上必有牛人,诸葛家族的牛人就是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曾担任光禄大夫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察京师百官及周边地区的官员,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级别略低,职责一致,权力很大。在当时属于 二千石的官,与郡太守差不多,大致现在的正厅或副部级。诸葛丰为人刚直不阿,不惧权贵,厌恶奸佞小人。后因弹劾权贵被汉元帝降为城门校尉,后再次被免官,最终老死家中。
诸葛丰是诸葛家族的先祖,距诸葛亮生活的三国近 200 年,算是诸葛家族史上名气最大的人物。
父辈——乱世求存 到了诸葛亮父辈这一代,依然担任着朝廷官职。诸葛圭是诸葛亮的父亲,官至泰山郡丞。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和养父,官至豫章太守,官职都不算低。诸葛亮 8 岁时,其父诸葛圭便去世,诸葛亮及其姊妹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后诸葛玄被杀,诸葛亮带着兄弟姐妹前往隆中耕读谋生。此后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横空出世。
兄弟——三分天下 (诸葛瑾)到了诸葛亮这一代,家族再次兴盛。在魏蜀吴三国均有人身居高位,可谓是诸葛家族版的「三分天下」。
「太平预览」中,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龙虎狗」之说,指的便是诸葛亮三兄弟。诸葛亮任蜀国丞相,诸葛瑾官至吴国大将军,诸葛诞官至魏国征东大将军。三人各事一国,也算是古今奇谈了。诸葛亮的故事大家比较清楚,公元 234 年病逝于北伐途中的五丈原,在此不再赘述。诸葛瑾在吴国很受孙权的信任,在平衡和处理吴蜀两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任南郡太守,领豫州牧,官至大将军,后于公元 241 年病逝。诸葛诞为魏国征东大将军,后为反抗司马氏起兵反叛,258年兵败被杀。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兄,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诸葛亮还有一位亲弟诸葛均,随诸葛亮入蜀,官至长水校尉。公元 263 年,蜀国灭亡,随刘禅迁徙洛阳,于途中病逝。
子侄——终极辉煌 (诸葛恪)到了诸葛亮的下一代,随着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去世,诸葛家族的代表人物转到诸葛恪身上。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儿。
诸葛恪从小机敏聪慧,后辅佐吴国太子孙登,为东宫属之首。公元 252 年,孙权病危,授诸葛恪为托孤大臣。有点类似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意诸葛家族就是这么责任重大。
诸葛恪刚掌权时,革新政治,出兵伐魏,大胜而归。声望日隆,为吴国大将军,丞相,封阳都侯。后产生轻敌心态,伐魏大败亏输,专权朝政,于公元 253 年被吴王孙亮等在宴会中被杀害,全家被诛。
血脉——最后一战 (诸葛瞻)我们说了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的辉煌与幻灭,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
诸葛亮因长年无子,其兄诸葛瑾将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诸葛乔又早逝。
诸葛亮在公元 227 年有下儿子诸葛瞻,此时诸葛亮已经 46 岁,第二年就大举北伐,真是拼了。刘禅出生时,刘备也刚好 46 岁,果然是一对好君臣呢。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方 7 岁,后慢慢成为蜀汉的重要朝臣。虽有些名过其实,与父差距甚大。但也忠心耿耿,在这点上和其父诸葛亮到十分相似。
公元 263 年,曹魏伐蜀。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率兵前往据敌。诸葛瞻不听建议据守险要,放邓艾军入平川。在绵竹之战,也是蜀国的最后一战中,父子二人双双殉国。诸葛亮一门三代均献身蜀汉,一门忠烈,古今少有。
在绵竹之战中,除了诸葛瞻父子阵亡外,还有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张遵,李恢之子李球,黄权之子黄崇。忠烈之家有,蜀汉何其多!
诸葛珪、诸葛玄:诸葛亮的长辈。诸葛珪是诸葛亮之父,诸葛玄是诸葛亮叔父。
诸葛珪
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官至泰山郡丞。在演义中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一回中,有提到诸葛珪:
在《诸葛氏谱》中,对诸葛珪的去世有明确记载:
也就是说,诸葛珪去世时,长子诸葛瑾15岁,而诸葛亮才刚8岁,因此,后来是年幼的诸葛亮、诸葛均都是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的。
官至
诸葛玄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官至豫章太守。诸葛珪死后,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而诸葛亮、诸葛均曾在南阳耕种。
诸葛玄最后死在了荆州。
诸葛瑾、诸葛均、诸葛诞:诸葛亮的平辈。诸葛瑾是诸葛亮兄长,诸葛均是诸葛亮三弟,诸葛诞是诸葛亮家族堂弟,但诸葛诞不是诸葛玄之子。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
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重用和信赖。在演义中,诸葛瑾曾经去找刘备讨要过荆州,后来又跑到荆州向关羽提亲,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诸葛瑾一直努力缓和孙刘两家的矛盾,试图挽回决裂的关系。
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最后68岁去世。
诸葛均
诸葛均是诸葛亮的三弟。在诸葛亮被刘备聘用后,诸葛均仍留在隆中种田度日,后经诸葛亮引荐,诸葛均也到成都任职。蜀汉灭亡后,诸葛均被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
诸葛诞:诸葛亮家族的堂弟。
在演义中,对诸葛诞有一段浓墨重彩的描写。司马昭阴谋策划篡逆,派贾充去试探诸葛诞的态度。诸葛诞对曹魏忠心耿耿,因此坚决反对,于是贾充向司马昭告发。司马昭暗中准备讨伐诸葛诞,诸葛诞率先动手,夺扬州、杀扬州刺史乐綝,并且谴子为质,向孙吴投降以结外援。后来司马昭分重兵围困寿春城,诸葛诞城内粮绝,军心哗变,诸葛诞在突围逃走时被胡奋所杀。其麾下数百人,决意不降,慷慨赴死。
这一段故事,基本和正史完全符合。
诸葛恪、诸葛瞻:诸葛亮的子侄辈。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之子,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自幼才思敏捷,后来辅佐太子孙登,为东宫幕僚领袖。孙权病危时,诸葛恪被选为托孤大臣之首。诸葛恪支持孙亮即位,后来被孙亮加封为太傅,掌握军政大权,他革新政治,在抗击曹魏时取得东兴大捷,名闻海内,因功进封为丞相,一度独断专权。
诸葛恪后来被孙峻陷害致死,享年51岁。
诸葛瞻: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46岁才生下诸葛瞻,在临终前,为诸葛瞻写下了鼎鼎大名的《诫子书》。诸葛瞻后来官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在三国后期,魏将邓艾伐蜀,偷渡阴平成功。诸葛瞻不听下属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自刎而死,绵竹失守。邓艾直接打开了成都的门户,刘禅出城投降。
诸葛尚: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瞻的儿子
在诸葛瞻自刎而死后,诸葛尚策马冲入魏军阵中战死。与诸葛尚一同战死的,还有张飞的孙子张遵。
结语:诸葛家族,绝对是三国时期的豪门!根据《世说新语》记载:
一家三兄弟,分辅魏、蜀、吴,对三方都有长久深远的影响,如此乱世奇景,在中国 历史 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诸葛家族,在整个三国时期,堪称豪门!
琅琊诸葛氏是汉朝时期望族之一,诸葛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除诸葛亮外,他们家族在东汉三国时期还出了许多名人,而且绝大多数都同诸葛亮有很近的血缘关系。
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为泰山郡丞,189年去世。
诸葛珪育有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分别是长子 诸葛瑾 、次子 诸葛亮 、三子 诸葛均 ,还有两个女儿 诸葛氏 (都比诸葛亮年纪大,但小于诸葛瑾)。不过很可怜的是,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基本没有感受过父爱和母爱。
诸葛玄是诸葛珪的弟弟,诸葛亮的叔父。诸葛亮父母双亡后,诸葛玄就承担起了照顾侄子侄女的义务。而当时诸葛玄正好要出任豫章郡太守,所以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和两个侄女去豫章郡(袁术控制的地盘)去了。
为啥没带老大诸葛瑾呢?因为诸葛瑾当时已经成年,自己很早就出去打拼去了,这也是诸葛瑾后来独自一人留在东吴的主要原因。诸葛瑾育有三男一女,分别为长子 诸葛恪 ,次子 诸葛乔 ,三子 诸葛融 ,还有女儿 诸葛氏 。可见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亲侄子。
不过诸葛玄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前往豫章郡赴任,只能投奔好朋友荆州牧刘表,于是诸葛亮兄弟姐们四人就随着叔父到了荆州。197年,叔父诸葛玄去世,当时诸葛亮17岁。
在此期间,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出嫁。大姐嫁给了荆州望族 蒯祺 (与蒯良、蒯越同族),担任曹操任命的房陵太守,不过蒯祺后来被孟达所杀。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庞山民,其子庞焕为西晋牂牁太守。
不久诸葛亮也成家了,他娶了黄承彦之女黄氏,黄承彦和荆州牧刘表是连襟。207年,27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的弟弟诸葛均也在随后不久投奔刘备。
但是成家立业后的诸葛亮却一直没有生下后代,身在东吴的哥哥诸葛瑾出于好意便把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但诸葛乔在228年就因病去世了,年仅25岁,诸葛乔生前育有一子诸葛攀。诸葛乔的亲哥哥诸葛恪于253年死于东吴政变,诸葛瑾留在东吴的后人被满门抄斩。诸葛恪被杀后,诸葛攀便重新归于诸葛瑾一脉,诸葛攀有一子诸葛显,蜀汉灭亡后移居河东定居。
不过好在诸葛乔去世的前一年,47岁的诸葛亮总算生下了亲生儿子诸葛瞻,完成了传后的任务。8年之后的234年,诸葛亮去世。
诸葛瞻生有二子,长子诸葛尚,和他在263年阵亡绵竹,被邓艾杀害。次子诸葛京,在西晋为江州刺史,诸葛亮的后人全部来自诸葛京一脉。
简单说一下,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尚是诸葛亮的长孙。
那么诸葛诞呢?诸葛诞和诸葛亮的关系就稍微有点远了。
诸葛诞和诸葛亮同属一族,但不是一家人,辈分上应该和诸葛亮同辈,但年纪要小很多。诸葛诞早年的境遇比诸葛亮要好多了,所以就留在了老家徐州琅琊,并顺利的在曹魏出仕为官,成为曹魏征东大将军。但258年起兵反抗司马昭失败,被杀。
除以上这些人外,还有 诸葛绪、诸葛原 等人见诸史册。其中诸葛绪是曹魏雍州刺史,参与了灭蜀汉之战。诸葛原是曹魏新兴郡太守。大致推测,两人也应当同出琅琊诸葛氏,辈分上和诸葛亮同辈,或者小一辈。
诸葛亮和以上数人均是亲情关系,分别是诸葛亮的父亲,从父,兄弟,子侄,具体关系如下:
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 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在东汉末年做过太山郡的郡丞,相当于太守的副手,但英年早逝。
诸葛玄属于诸葛亮的堂亲,是诸葛亮的叔父 ,诸葛珪去世之后,负责照顾诸葛亮兄弟等人,曾为刘表的属吏,作为豫章太守,也有记载说豫章太守是袁术推荐诸葛玄的,后来被人取代,诸葛玄才投奔的刘表,诸葛玄和三国名医张仲景关系很好,按《三国志》的记载诸葛玄从生病卧床到最后病逝,期间一直由张仲景照顾。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 ,不过诸葛瑾在东吴做官,诸葛亮在蜀汉当丞相,兄弟二人在公事上可谓各为其主,不带有任何亲属感情,诸葛瑾这个人在东吴的评价很高,雍容大度,弘缓不失,深得孙权的信任。
诸葛均是诸葛亮的亲弟弟,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三顾茅庐第二次到草庐的时候就把诸葛均误认为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山,诸葛均继续留在隆中,现实中的诸葛均后来随诸葛亮一起到了荆州,蜀汉政权建立以后,在诸葛亮的引荐下,在蜀汉做官,官至长水校尉。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 在曹魏为官,是中原名士“四聪八达三豫”中的“八达”之一,诸葛诞一生忠于曹魏,后因司马家族篡权,于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昭,兵败被杀。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 ,在东吴后期官至丞相,孙权去世后作为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孙亮,但因为独断专权,最后被孙峻刺杀,夷灭三族,死时五十一岁。
诸葛恪属于少年成名,而且能够随机应变,但是为人疏漏又自衿,父亲诸葛瑾,叔父诸葛亮,甚至东吴的名将陆逊等人都不看好他,后来果然被众人言中,死于非命。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 ,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也是书法家和画家,在蜀汉政权官至卫将军,诸葛亮曾在给诸葛瑾的书信中说道诸葛瞻,对诸葛瞻的成长有所期望有所担心。
诸葛瞻受家风影响,也是忠勇之人,在邓艾率军攻击成都时候,退守绵竹,战死沙场。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长孙 ,和父亲诸葛瞻一样在绵竹与邓艾的交战中战死,诸葛尚在临死时曾感叹“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随后策马杀入魏军阵中战死。
诸葛亮的家族可谓是人才济济,即便蜀汉灭亡,诸葛家族也有后人留活于世,并为官执政,让人敬佩。
诸葛珪、诸葛玄:诸葛亮的长辈。诸葛珪是诸葛亮之父,诸葛玄是诸葛亮叔父。诸葛珪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官至泰山郡丞。在演义中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一回中,有提到诸葛珪:“诸葛亮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在《诸葛氏谱》中,对诸葛珪的去世有明确记载:“珪死时,瑾年十五,亮年八岁.”也就是说,诸葛珪去世时,长子诸葛瑾15岁,而诸葛亮才刚8岁,因此,后来是年幼的诸葛亮、诸葛均都是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的。官至诸葛玄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官至豫章太守。诸葛珪死后,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而诸葛亮、诸葛均曾在南阳耕种。
诸葛亮和诸葛珪、玄、瑾、均、诞、恪、瞻、尚是什么关系?诸葛亮,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历来被视为智慧的化身,忠义的代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喜欢三国 历史 的人,除了诸葛亮之外,肯定还经常看到诸葛瑾、诸葛诞、诸葛恪、诸葛瞻、诸葛均等等人名,其实这些人和诸葛亮都是一家子,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他们之间的关系。
诸葛瑾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他们是同胞兄弟。诸葛瑾是公元174年生人,比诸葛亮大七岁,他们还有一个弟弟诸葛均。建安五年(公元200),诸葛瑾避乱江东,经弘咨推荐,为孙吴效力。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孙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成为东吴的重臣,他的儿子叫诸葛恪,比诸葛瑾混的还好,我们过会再说。
诸葛均
父亲诸葛圭早逝,其兄诸葛亮与诸葛均及两名姊姊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长。诸葛玄曾受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后来被朱皓取代。兴平二年(195年)诸葛玄便带着孔明及其姊弟去荆州投靠了在襄阳的刘表。后来诸葛玄死在了荆州刘表处。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便带其弟诸葛均躬耕陇亩,后来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才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第二次来到草芦时,将诸葛均误以为是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仕,他继续留守隆中,其后随诸葛亮投归刘备,官至长水校尉。
魏蜀吴三足鼎立
诸葛诞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是不是诸葛玄的儿子并不能确定。族谱图中的关系不一定准确,因为史书中没有相关交代。而且诸葛诞是曹魏阵营的,当时的人评价:蜀得其龙(指诸葛亮),吴得其虎(指诸葛瑾),魏得其狗(指诸葛诞)。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三国群英传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效力曹魏的诸葛诞是他们的堂兄弟。诸葛亮就不用说了,诸葛瑾在东吴混的也不错,诸葛均没什么存在感,诸葛诞挺硬气的,死的壮烈!现在来看看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儿子们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出生的时候诸葛亮已经46岁了,可谓老来得子。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谨,说“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知子莫若父,诸葛亮看得还是很准的。在诸葛亮的光环下,诸葛瞻最后并没有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在邓艾伐蜀的时候,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和儿子诸葛尚战死绵竹。虽然诸葛瞻没什么能力,但是总算殉国而死!
诸葛恪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这位可比他的堂弟诸葛瞻有出息。诸葛恪少年就有神童之名,才思敏捷,孙权非常喜欢他。诸葛恪任丹阳太守时,先后收服山越十万人,获得了四万丹阳兵。陆逊死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孙权死后,诸葛恪受命为托孤大臣。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在率军抗击魏国的东兴之战取得大捷,声震海内,天下震动。此后诸葛恪逐渐产生了骄纵、轻敌之心,被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杀害。
诸葛亮
诸葛家族因缘际会的巧合下,诸葛瑾出仕东吴,诸葛亮辅佐刘备,诸葛诞身在曹魏,一时传为当世佳话。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瑾、诸葛恪父子也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诞、诸葛瞻或许才能不足,但死的壮烈,令人敬佩!
总结:都是一家人。
这是诸葛亮坠星的五丈原里面,布展的诸葛亮家族世系图解,应是官方的最权威的解释!
这应该比文字的东西更直观。诸葛亮做为千年难出一人的封神人物,因许多名人故事集一身,故在民间被神化。他辅佐大汉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为了恢复汉家的地位,"六出祁山",最终命丧五丈原。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狡兔三窟”,命令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辅佐魏、蜀、吴三个政权。三个儿子在所在国度都创下了不世功勋,这里面尤其以其二儿子诸葛亮最为有名。
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促膝长谈。这才有了“隆中对”的美名。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占荆州、西入益州,为势弱的刘备打出了一片天地。诸葛亮主政巴蜀,收孟获、收姜维,并在军事上对曹魏呈进攻之态。
诸葛亮随着最后一次北伐,命丧五丈原军营之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事迹在民间流传更广,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戴。
诸葛亮和诸葛珪、玄、瑾、均、诞、恪、瞻、尚是什么关系?
诸葛家族的三兄弟,诸葛瑾为大哥,诸葛亮为二哥,诸葛均为三弟,父亲为诸葛珪,而诸葛玄是诸葛珪的弟弟,也就是他们的叔叔
诸葛瑾的儿子叫诸葛恪
诸葛亮的儿子叫诸葛瞻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
诸葛尚是诸葛瞻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孙子
[历史]正史中诸葛玄有亲生儿女吗?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曾为袁术的属吏,东汉末年官员,官至豫章太守。后来汉朝廷派人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职务,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等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最后死在了荆州!
正史诸葛玄没有子嗣,侄子为诸葛亮和诸葛瑾!
诸葛亮的亲属都有谁?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TAG:
热门标签: 亚冠(1) 语音(1) 分布(6) 报复(1) 差价(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诸葛亮生日(诸葛亮是哪天生日的)
诸葛亮的生日是多少?一、诸葛亮的生日是生于4月14日,因为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4月14日。二、简介:诸葛亮(181年4月14日-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
-
上一篇
张国立实际身高(养父张国立多高)
张国立实际身高张国立实际身高是178cm。 张国立,1955年1月17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铁路文工团学员班,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制片人、主持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