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南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

2023-08-13 15:26:16生活百科44
南方有哪些少数民族?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1、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2、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
南方有哪些少数民族?

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1、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2、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3、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4、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

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五指山市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

6、水族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等省

其余分布在广西、四川、海南等地

藏族,主要分布在清早高原上,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白族,大多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等地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间的泸沽湖畔

中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壮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及湖南等省

土家族,聚居在湘、鄂、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三亚、通什、乐东等地

古代南方有什么少数民族?

古代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包括苗族、壮族、瑶族、傣族、侗族、白族、布依族、黎族、普米族、哈尼族、彝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家族、蒙古族等

广东省有哪些少数民族?

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

1、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

2、瑶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3、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4、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西辽迁入黄河流域,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5、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南方人的民族名称?

南方的民族名称:

我国很多民族都在南方,比如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畲族、仡佬族、仫佬族、京族、彝族、傣族等等

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什么不会轻易入侵中原?

在古代,为什么南方民族不像北方的匈奴、蒙古一样侵扰中原?我以为,这是由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所决定。

自然因素决定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落后于中原

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活动于长城以北,这些地区高寒干旱,每年的无霜期大90-120天左右,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这些地区不适应种植庄稼,即使种植庄稼也只能一年一熟。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能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牧生活,也就逐渐形成了草原游牧部落。

由于游牧民族依靠放牧,生活必需的粮食、盐巴、布匹、茶叶只能拿马匹、牛羊、奶制品与中原人(或南方人)进行交换。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马匹、牛羊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粮食、盐巴、布匹、茶叶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睦邻友好的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正常的方式进行交换。但是,如果中原出现王朝更替、天灾人祸,粮食自己都不够吃的情况下,谁还会去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交换;还有就是如果北方草原出现天灾或者瘟疫,造成牛羊大批死亡,也无法再与中原进行物质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北方的游牧民族发现,抢劫比交换更容易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他们发现中原王朝两条腿的人追不上他们骑着四条腿的马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入侵中原王朝。

早在周朝以前,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猃允、荤粥、土方、鬼方就屡屡侵扰中原。为了扫平劲敌,周王室多次派军前去征讨,虽然也曾多次大获全胜,但是,由于游牧民族身无居所,见周军前来,一哄而散,周军一走,又卷土重来,以致于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阳,重建东周王朝。到了战国时候,燕昭王、赵武灵王、秦昭王只能下令在万里边境线 上修筑城墙,以此阻击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是将燕、赵、秦三国修筑的长城加以修复并且连接起来,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事实上,人工砌起来的长城怎么能够挡住入侵者的云梯,不管长城气势如何磅礴,它毕竟只是一道城墙,又怎么能够让一个王朝安全的躲在它的背后度日?匈奴、契丹、女真、蒙古哪一个不是越过万里长城而踏进了中原!

南方民族为什么不能像北方民族侵扰中原?

严格来说,南方民族也不是没有入侵中原的历史,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了称霸,对外不断拓宽疆土,入侵中原,甚至楚庄王还跑到洛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也曾不甘心蜗居江南,将首都从诸暨迁到北方650公里外的琅琊(今山东临沂),距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不足200公里。

特别是南宋以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南移,推动了南方文明程度高速发展,即使元、明、清三朝的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南方仍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文明程度也高于北方,政府的读书人(状元也最多)也多以南方人为主,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南方人何苦要入侵中原呢?

南方地区的民族特色。

自然区划概念

自然区划概念的“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汉地九州地区,东临东海,南临南海。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的南阳、信阳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多居住在西南和中南地区。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中国自然区划

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方地区”的北界是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1908年,原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等角度出发,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学》中首次提出“北岭淮水”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当时,与南岭相对应的北岭,即是秦岭。当代学者多认为,“秦岭—淮河”不单纯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而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带”(简称“中国南北分界带”)。[2]

因自然区划概念广泛运用与中小学基础教育,因此本词条主要依据自然区划概念。

基于自然区划的南方地区

行政区划概念

行政区划概念的南方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东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与自然区划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陕西南部秦岭以南、河南的信阳、南阳等地区、甘肃南端属于自然区划的南方地区;江苏与安徽两省的北部、西藏、四川西部、云南北端不属于自然区划的南方地区。

人口约占全国的52%,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湘、桂、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传统文化

民居:竹楼、亭榭、徽派建筑等。

戏曲艺术:昆曲、粤剧、黄梅戏、越剧、白局、扬剧等。

工艺品:云锦、蜀绣、苏绣、扬绣等。


TAG:
热门标签: 崔湜(1) 入门(3) 深爱(4) 巴寡妇清(2) 驾驶者(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