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窖池(我听说泸州老窖的酒酿造的关键是窖池,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窖池?)

2023-08-13 15:27:40生活百科15
窖池:前工业时代的遗产与传承|传世窖池温吉成,生于1925年10月19日,曾在位于泸州营沟头的温永盛作坊酿酒十几年,被称为“温永盛”最后的烤酒师傅。在他最初来到营沟头的时候,这里还是位于泸州城南一条很深很长的小巷子,自明清以来泸州城里最好的酒坊都聚集在这条巷子里,而温永...
窖池:前工业时代的遗产与传承|传世窖池

温吉成,生于1925年10月19日,曾在位于泸州营沟头的温永盛作坊酿酒十几年,被称为“温永盛”最后的烤酒师傅。在他最初来到营沟头的时候,这里还是位于泸州城南一条很深很长的小巷子,自明清以来泸州城里最好的酒坊都聚集在这条巷子里,而温永盛位于小巷的最尽头。据老人说,这里共有60多口窖池。他们烤酒的香味在营沟里面到处都闻得着,偶尔打破酒坛,老窖酒遍街流淌,要香几天。

1944年农历三月初六,温吉成正式拜负责16个温家窖池的瓦块(相当于酿酒的总工程师)罗金庭为师。他所接续的,是一段已经延续了近四百年的传统——明代时期,舒氏“舒聚源”就在这里建造了窖池,经历了舒家八代人的传承,最后因搬迁,把窖池卖给了温家,这几口老窖池才改名“温永盛”。温永盛糟房自1869年以来,由10个窖池发展到了32个窖池。

温永盛经历了十四代,直到解放后才公私合营。而温吉成就是公私合营前,温永盛“最后的烤酒师傅”。他站在老窖之侧,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以温吉成为代表的是从明清到民国一代代酿酒工人,他们手摸脚踏,口尝心品,用经验和记忆酿造着美酒;而他们身边的老窖则在他们的打理之下,默默地聚集孕育着酿酒微生物,一年年发酵着醇香美酒。地上的人和地下的微生物数百年来的“共生”,才将泸州老窖传承至今。

五百年窖池

酿酒业的物质文化遗产因素往往蕴涵于生产、消费环节,如酿酒所需各类移动与不可移动器具。传统原辅料属于可移动器具,而炉灶、晾堂、曲坯房等则属不可移动器具。这其中最能够影响泸州酒特点的,就是老窖池。

走进位于营沟头的国宝窖池厂房,被屋外的暑气蒸腾的身体首先感到一阵沁人肌肤的清凉,以及迎面扑来的浓浓酒香。在偌大的大厅内,80多口窖池错落有致,靠左边4口窖池两两并列形成一个井字,长方体,深六尺,宽六尺,长丈许,编号1、2、3、4,这就是始于明代的国宝窖池。

这里80多口老窖池,就包括当时温永盛的老窖。温吉成曾经在这里从一个普通酿酒工人,成为“二把掀”(师傅不在场时的技术负责人)以至于成为“瓦块”。到1951年,酒类归入国家专营,1953年酒业是私私联营社,温永盛参加了联营社。1956年进入公私联营,变成老窖曲酒厂。温吉成先任酒专卖公司主任,后任酒专卖公司副经理,直到退休后还在泸州县市传播酿酒经验,一直没有离开他心爱的老窖。

如今,泸州老窖窖池群不仅仅是温家的那十几口,而是包括4口位于城区的老窖池和1600多口分布于城区及周边县的百年以上的老窖池。2006年,四川泸州大曲老窖池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泸州老窖位于泸州江阳区、龙马潭区等地的1615口百年原生态窖池群落及其相应的15处老窖酿酒作坊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百年以上窖池群及其白酒作坊,在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立。这些窖池星罗棋布,将整个泸州城包围起来,而它们的存在也延续着泸州作为酒城活生生的生命,让整个城市氤氲着明清时代的酒香。

温吉成还记得,温家的老窖是用从距城5公里的五渡溪运来的黄泥建造的。筑窖的黄泥色泽金黄,绵软细腻,不含砂石杂土,特别富于黏性;窖池要上大下小,一般窖池的平均容积为10立方米,但以6~8立方米的为最好。建造窖池时,在窖壁上钉楠竹制的竹钉,竹头缠苎麻丝,钉入窖以三角形钉成横列,另用黄水加绵软、细腻的黄泥踩柔,搭于窖壁,要涂10厘米厚厚的一层。

新窖使用七八个月后,黄泥由黄变乌色,再经约两年时间,逐渐变成灰白色,泥质由绵软变得脆硬;再经过20 余年,泥质重新变软,脆度却进一步增强,泥色由乌白转变为乌黑,并出现红绿等颜色,开始产生一种浓郁的香味。此后年复一年,窖香越来越浓,酒质越来越好。但作为工业遗产最重要物质载体的老窖,并不仅仅是那几口泥窖,而是老窖池及其中孕育几百年的微生物群。川南俗谚说,“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酿酒的关键是微生物,酒的香气实际上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只有周而复始,不间断的酿造过程,才能使窖池中的微生物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老窖池和一般窖池的微生物差异就是它的梭状芽孢杆菌特别丰富,四百年的老窖,微生物的种类非常繁多,目前国内检测出来的微生物数量达到600种以上。因此为了养窖,每次入窖前,酿酒师傅都会将一部分辛苦酿出的成品酒重新倒回窖池,以利于微生物的培养。

这窖泥是不能离开本土的,“别说是日本,就是到中国北方,泥窖窖池的培育也不容易成功。”泸州老窖的酿酒技艺传承人赖高淮说,这跟川南特有的土壤环境有关。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土壤酸碱适度,丘陵、河滩土壤保水性良好。这样,窖内发酵产生的浆水不外泄,而渗入窖泥中的水分又足以满足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水分和营养的需要,是制作窖池的上等黄泥。这正是老窖池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移动性”。

技艺传承

1999年,泸州在窖址所在的营沟头建立了国窖广场,将这里低矮糟坊改造成了空旷厂房,甑桶、天锅都是使用传统的木质器物,每道工艺环节也都按照传统技艺。架高的二层空间设置了走廊供人俯瞰,酿酒工艺每个环节都一览无余。

若去参观泸州老窖国窖窖池的生产,首先会注意到在国宝窖池的工作间中央竖立着一尊径一米左右的木甑桶,其下伸出一根细细的竹管,管中缓缓流出老窖酿造的原酒,晶莹剔透、酒劲冲鼻,度数最高可达70度。而旁边一些工人正在使用木轮叽咕车运送一筐筐母糟,准备将其拌粮然后上甑进行蒸馏,在老窖池旁边零散放置的一些用具——木瓢、木叉子、木爬梳、木桶、竹制酒敞子、竹编芭蕉扇、石磨、酒海、漏斗、曲坯盒、酒缸、酒瓮都古色古香,留着手工打造和长时间使用的痕迹。他们口口相传的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温吉成已经不亲自参与老窖工作多年,如今在国窖工段工作的酿酒师傅们,都曾受益于温吉成或直接或间接的指点——他担任瓦块的时候积累的技术经验正是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的精华。这些酿酒师傅们一手一脚酿出好酒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工作蕴涵的文化遗产意义,也没有想到作为中国蒸馏酒三大品种之一的泸型酒,背后隐藏着的中国蒸馏酒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利用酒曲进行发酵的中国蒸馏酒是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目前世界遗产中,有5项与酿酒直接相关的“世界遗产”,其中4项是葡萄酒,1项是烈性酒,独独没有中国蒸馏酒。

我听说泸州老窖的酒酿造的关键是窖池,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窖池?

简单地说,“窖池”就是粮糟发酵的一个坑

酿酒前,粮食需要放入窖池中进行发酵,而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粮食,才能用来蒸煮出酒

俗话说“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龄老”,有了好窖泥,才能建成好窖池;有了好窖池,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好酒

要酿好酒,基本都要通过糖化和酒化这两步,而这两步都必须在窖池中完成

谈谈窖池对酿造浓香白酒所起到的作用?

窖池中的窖泥是微生物的栖息地,窖池越老,微生物越多

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窖池存在时间越长,微生物群落越丰富

白酒能够散发出迷人的味道和窖池的年份有很深的关系。

举个例子给你说吧,话说2005年,对于浓香老大五粮液古窖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那一年的一天,五粮液一块明初古窖池的“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且是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唯一一件“活国宝”,曾有媒体评价古窖泥——每一克都比黄金还珍贵。而所谓的珍贵指的是每克古窖泥中含有约十亿个以上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为形成大国浓香五粮液贡献了无可估量的力量。

感觉是土中的微生物,对酒的影响吧,微生物有分解作用

有着 历史 悠久窖池,产出的白酒品质也是非常高的

这可能涉及到化学原理吧,乙酸乙酯窖池保护的比较好

老窖池有岁月沉淀下来的酒香,风味会更醇厚

窖池对于白酒的酿造性不言而喻,老窖固然很重要

年岁久的窖池会形成很好的酿造生态,不可替代!

窖池养护周期是多久

三天

窖池养护周期是三天

窖池是白酒酿造过程中发酵容器的一种,也就是粮食糖化发酵的场所

窖池通俗点讲就是在地上挖的坑,坑里填埋进粮食进行糖化发酵,发酵后的粮食挖出来进行蒸馏得到的就是白酒

窖池在古代叫什么

酒窖

窖池在古代叫酒窖,是酿造和储存酒的地方,例如:五粮液的介绍,这款酒是在明朝就开始酿造的,窖池越老,有益微生物就越多,酒的品质就越好

平时个人喜欢泸州老窖的酒,我听人说“窖,乃酒之魂”,那到底什么是窖池呢?

窖池是什么?窖池是个“坑”

如果您对白酒窖池毫无印象,不妨先将它理解为一个“坑”。当然,这个“坑”是用来酿酒的,同时它还有不同形态,很多讲究。

大家都知道,白酒是用高粱等粮食酿出来的。而窖池,这个“坑”,就是把粮食变成酒的关键地方;再通俗、简单一点讲,过程是这样:粮食进入“坑”——在“坑”里,粮食变成酒糟(这就是酒的“发酵”)——酒糟出“坑”,便能蒸馏出酒。

白酒窖池,就是这么一个“坑”

窖池不同,“坑”也分许多种

“窖池”,一般是用特有的黄泥、酒尾等掺和筑成。筑窖后半年,黄泥会由黄变乌;两年后变成乌白色,由绵软变成脆硬;再经多年,泥质由脆硬变为绵软,泥色由乌白转为乌黑,并会出现红、绿等颜色。窖龄长的窖泥,在阳光下呈现五颜六色。

大家也常听到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等字眼儿,这是白酒分类的一种方式。其中浓、清、酱三种香型是行业的主导,它们采用窖池就不同。

浓香型酒,用泥窖——底部和周围都糊上了黄泥。等窖池用久了,泥里面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而正是这些菌群让白酒有了不同香气和味道。

酱香型酒,它的窖池是石窖,四壁由石块砌成,窖底铺黄泥。

清香型酒,所用窖池与前两者相比大为不同——窖池就是地缸。

“千年老窖万年糟”并不神秘

想象您有一锅汤,不停火一直熬,每次不喝完又继续加料熬,喝啊喝、加啊加、熬啊熬…几十年后这锅汤味道如何?又价值几何呢?

类比到酒和酒糟,便是“万年糟”:从窖池取出酒糟(一部分母糟,加入新的粮食)——蒸馏出酒(蒸出酒的同时,蒸熟粮食)——蒸馏过的酒糟,回到“坑”里继续发酵——取出酒糟(一部分母糟,加入新的粮食),如此往复循环、万年不断。

酒类知识-窖池应这样搭建与维护!

如今用烧酒设备、酒曲和酿酒技术做窖藏酒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大都缺乏建窖、养窖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家都知道,固态酒是蕞适合窖藏的,而做好好窖池的建设与维护,对提升固态酒口感意义重大!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窑材料及其条件。

建窑一般要求在地势较高、无渗漏水、保水性能良较好,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进行。

建窑时一定要做好防水处理,将地下水与地表水与窑池尽量隔绝,使窑池形成一个小的环境状态。

建窑材料包括二种,一种是以土、泥为主体,另一种以砖石为主体。

二、建窑方法。

建窑方法包括两种,一种以泥为主体层层垒上;一种以砖石为主体,砌成墙状,外面用混泥土倒模,做浓香型白酒时还需在蕞外面涂上窑泥。

建窑包括窑埂、窑底和防水层三大部分(防水层根据地况考虑前已述叙),窑梗的建筑相对要求高一些,复杂些。

三、窖池的管理与日常维护。

1、出窖后,应该把窖底、窖壁清扫干净,若窖壁上段因封窖条件不好而长有青霉,则要彻底清除刷去,用20%vol左右的酒尾均匀喷撒在窖四周及底部。

2、出窖时不注意碰损了窖壁,若挖取了老窖泥留下的空隙,应该及时用培养好的窖修补完善。

3、窖池不应长期空窖,空气干燥的省份请特别注意,正常的生产中也不应该将窖空置太久,热季请及时用塑料布盖好。


TAG:
热门标签: 祝融(1) 孝庄(26) 庄静皇贵妃(1) 大厦(1) 联姻(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