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排(什么是激光照排?)
激光照排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字印刷技术,主要应用于出版、广告、包装等行业。
激光照排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印刷精度:激光照排技术具有很高的精度,能够精确地表现出色彩和细节。
提高印刷速度:激光照排技术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能够大量生产高质量的印刷品。
降低制版成本:传统的印刷技术需要制作版材,在成本和时间上都相对较高。而激光照排技术能够直接将数字图像输出到印刷版材上,减少了制版的成本和时间。
改善环境和健康:激光照排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不需要使用化学品处理版材,减少了对环境和印刷工人的影响,更加健康和环保。
总之,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印刷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环保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激光照排?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面临着信息量爆炸的挑战。通过文字印刷的书籍、杂志和报纸等是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影响书籍资料出版周期过长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排字速度太慢。为此,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激光照相排字机,简称为激光照排机。它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一起构成现代化的光电子印刷技术,从而彻底取代了铅字手工排版。
激光照排机都装有微型计算机。操作员就像使用打字机一样,通过电子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把书稿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内。书稿内容经过计算机转换成点阵信息,用这种点阵信息去控制声光调制器,使衍射光通过扩束器,再经过多面体反射镜的反射,由物镜在感光底片上聚焦成具有一定尺寸的光点。每当多面体反射镜转过一面时,在感光底片上就扫描曝光出一行点阵信息。随着感光底片连续不断地运动和多面体反射镜连续不断地转动,在感光底片上所曝光出来的一行接一行的点阵信息就形成了文字的照排版。这种照排版俗称胶片,然后用胶片就可以制版印刷了。
早期的照排机
激光照排机备有玻璃字模库。使用照排机上不同焦距的主透镜,能将玻璃字模板上的字块放大或缩小,拍摄成20余种大小不同的字,并使之成像于感光版。同时,手动照排还可使用变形透镜,将拍摄的字像变成长体、扁体或斜体,能使一个字有480种变化,比起传统的火化铅铸字来,字型与字体都丰富得多。目前,除个别单位外,中央和省级报纸均已采用激光照排方法,许多大印刷厂和出版社也纷纷采用激光照排机,从而完成了我国印刷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什么是激光照排技术?激光照排是指:激光照排机进行光电转换在胶片上曝光生成潜影的工作。 激光照排机的曝光光源有半导体激光与红外激光管。 照排机产生的激光束有4路(束)、8路、16路、32路等不同机型。激光束多,扫描的速度就快。
照排机将电脑里制作的图像和文字由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激光束在银盐胶片上扫描--曝光,使胶片生成潜影,经胶片显影机显影、定影、水洗、烘干后完成激光照排的全过程。
根据用户的需要,照排机安装了不同的工作软件,照排机可以自动将输入的彩色的图文,分别按印刷的要求扫描出四张带黑白小网点的胶片,又称挂网、分色,以满足用户在胶印时,分别使用红,青,黄,黑四种油墨叠加印刷出彩色的需要。
利用计算机控制激光设备进行照相排字的技术,是电子照排技术中的一种。激光照排设备是复杂精密的高级输出设备。通过激光照排,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书报杂志等印刷品,是计算机辅助出版中的关键输出设备。以激光照排机为输出机的电子照排系统称为激光照排系统。中国于1985年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激光照排机由激光头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内鼓式、外鼓式。
激光头安装在转动的圆鼓内的照排机结构称为内鼓式。感光胶片在机内卡装在圆鼓上,胶片的感光药膜面朝内,朝向激光射出的方向,日本网屏等公司的产品多是这一类,这种结构精度高,成本高。
激光头安装在转动的圆鼓外的照排机结构称为外鼓式。感光胶片在机内卡装在圆鼓上,胶片的感光药膜面朝外,朝向激光射出的方向,杭州的许多照排机厂生产的照排机多是这一类,这种结构成本低一些。
有一种将输入图文与分色输出胶片一体化的设备:电子分色机,也属于激光照排工作,这种设备精度高,体积较大。
激光照排技术是80年代末伴着汉字输入方案的出现在中国推广开来的。最先运用这项技术的是汉字排版量很大的报社,随着汉字输入法的普及,传统铅字排版印刷基本绝迹。数码照片和文字输入法支持了快速地在电脑上制作与编排图文,激光照排技术使电脑里的图文生成到胶片上,为印刷提供了可供晒版的胶片,大大地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响应信息的速度。
激光照排是什么工作,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所谓激光照排,实际上是电子排版系统的大众化简称一、安装地点本设备须放置在清洁、能够控制温、湿度的室内固定使用,面积不小于12㎡,地面坚固平整。用于照排机发排的主控计算机需尽量接近照排机,使发排用的连接线以不超过6m为宜。为方便洗片工作,室内且具备进水和排水口,并保持通风。真空气泵的安装位置需通风散热良好,真空气管的长度不超过6m。二、工作环境条件1、电源:220V±5%;50Hz(必备)。气泵插座(10A)、激光照排机插座(10A)及电脑自动冲片机插座(25A)分别单独引开。
2、温度:15~25℃(必备);长时间工作时最佳温度为20±2℃。
3、湿度:40~80%(+20℃时)(推荐)。
4、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零地间电压小于3V(必备)。
5、发排系统共享同一电源及地线(必备)。
6、机房附近无震动,强磁场,强电场等干扰源及腐蚀性气体(必备)。
7、真空气泵电源不允许与照排机同一电源(必备)。
8、照排机主控发排电脑应性能良好(必备):基本配置:CPU:Pentium 4 2G或以上;内存1GB或以上;硬盘:20G以上(10000转SCSI硬盘);网卡:10Mb/100Mb以太网卡。硬件部分:除安装RIP卡、网卡及显卡外,主机内不应再安装其他任何板卡,以避免板卡间硬件地址冲突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建议采用INTEL原装主板(请勿使用集成主板)。软件部分:中文Windows 2000,建议安装最新版的Service Pack,要求操作系统有网络环境。除安装照排系统软件和照排输出程序以外,尽可能不要安装过多的其他应用程序,以避免软件安装过多造成的系统资源下降而影响光栅化和照排输出的效率。在照排机联机输出过程中,局域网联网的各台电脑尽量避免访问照排机主控发排电脑,防止因数据交换不同步而造成的发排电脑死机或照排菲林图像异常。三、备注1、激光照排机属高精密产品。温度和湿度对机器的精度和菲林的尺寸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保持工作环境的恒温恒湿。2、工作环境中“必备”指用户必须达到的环境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出现故障,我公司视为“人为故障”并收取相应维修费。3、工作环境中“推荐”指推荐用户达到的环境指标,如果达不到要求,也不能相差很大。4、稳压器,推荐使用抗干扰能力强、电压可调整的精密净化交流稳压器,功率不低于2KVA。5、照排机不得接入UPS(不间断电源)中使用。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何时发明的?使国产照排系统走向世界
——1981年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1981年7月,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版系统原理性样机(印华光工型机)在教育部和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的主持下,通过了部级鉴定。
鉴定会肯定华光工型机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光照排机的输出精度和排版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确,华光工型系统在不少方面都优于当代最先进的英国蒙纳公司的系统。凡看过底片和样书或参观过华光机的美、英、日等国的技术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在王选看来,一项科研成果,不管它获得多少的荣誉,再高的评价,只要它没有走出实验室,没有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过是迷人的海市蜃楼罢了。“华光系统在成为实用商品之前,我们的成果只能算作零!”这是王选对自己提出的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作出了从零起步的战略决策。
1980年夏天,北大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软件的核心部分全部调通,其性能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备出版条件。很快,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成功地排出了样书——《伍豪之剑》。
全书只有26页,字形优美清晰,封面古朴典雅。从封面到正文,都是由点阵组成。这本书从文稿输入、编辑排版、校对修改、加添页码等一系列工序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运行的。它没有动用一个铅字,也没有经历铅排所必不可少的捡字、拼版、打纸型、浇铅版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更没有熔铅、铸铅这类有毒作业。它是中国印刷史上完全甩开铅作业,用激光照排系统印成的第一本汉字图书。
当这本书送到分管科技工作的方毅副总理手中时,他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挥笔批示:“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术从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了计算机与激光的时代。”他爱不释手地翻看了样书之后,又把《伍豪之剑》带到中央政治局,分赠给每位政治局委员。
这些貌似平凡的绿色小册子,向中国最高领导层传递了一则重要的信息:北京大学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专家,已经在首都引发了一场划时代的汉字印刷术革命!
日理万机的邓小平也没有忽略这一信息。他当即写下了“应加支持”的批示。
1980年10月,方毅带着批示来到北大,向王选及全体研制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王选是幸运的,几年的顽强拼搏换来了华光Ⅰ型的具体成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而在他之前起步的六家,现在怎么样了呢?
上海的两家,一家下马,一家改变了研制方向。
北京的两家中,有一家在1979年就已经停顿下来,照排机没出实验室就夭折了。另一家负责光学和精密机械设计的同志,在看到《光明日报》以通栏标题报导了华光工型机主体工程已获重大突破的消息之后,立即长叹一声说:“我们的方案就要被淘汰了!”不久,这家也半途夭折了。
南京的一家二代机协作单位,也是见报后派人坐飞机到北京了解情况,不久就停止了二代机的研制工作。
王选丝毫没有幸灾乐祸的想法。他知道这几家科研骨干和技术负责人都是很有才华、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家。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所设计出的高难度机械动作都达到了国内极高的层次。但仅仅因为没有选好方案,致使十年之功,付诸东流,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也泡了汤,这实在是每位科技人员都不应忘记的惨痛教训!
只剩下云南一家了。王选曾对他们过时的模拟式三代机技术方案提出过忠告,但终因骑虎难下,未能下决心改变方案,到了1982年才下马。
王选的获胜,使他一时成了新闻人物。然而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错,华光I型系统已经通过了部级鉴定;核心技术已经登记了欧洲专利,但华光系统离目标还远着呢!它现在只不过是一台原理性样机。它采用的是小规模集成电路,是落后的磁芯存贮器。这些国产部件仅能达到70年代初的水平,可靠性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仅仅是样品而不是商品!
正当王选和研究室内外的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为华光系统的商品化而奋斗的时候,社会上掀起了出国热、理论进修热、辅导孩子热等冲击波,搅扰了研究室的正常秩序。出国、职称、调资、住房、子女升学等问题,王选一概没有能力解决,他只能怀着惋惜和内疚的心情,为调出人员送行。研究室搞硬件的原来有9人,后来剩下两人,王选还算其中一人。在80年代初,普遍存在的心态是,把学术研究与商品生产截然对立开来,把科学与技术分为上下两等。“北大是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怎么也搞起商品来了?”“大学是搞科学研究的,不应该做具体的技术工作。”还有朋友好心相劝:“王选,你已经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功成名就。剩下的工作让别人干去吧!何必还这么辛苦?”这些打上了计划经济时代烙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清高态度,曾困扰着王选,形成了不小的精神压力。
王选认真统计了一下国外在计算机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即荣获过计算机最高荣誉奖——图灵奖的人。结果惊奇地发现:他们都是两位一体的人——既是提出新思想的人,又是亲自实现的人。
由此看来,科学家介入生产实践活动,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变为商品,不仅是一件无可指责的事情,相反,这倒是科学家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一个吉兆。
“干!不搞出商品型华光系统,死不瞑目!”王选作出了研制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以来的第二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他领导的北大研究集体的骨干力量,一个个都铁了心要干到底。
就在王选费尽心机安定研究所人心的时候,外地协作单位也频频告急。潍坊计算机厂的部分领导人对华光系统的前途产生怀疑,下令冻结了几十万元的研制经费,强迫研制华光系统的技术人员立即下马。后来,计算机工业管理局长亲自出面做了领导工作,才渡过了这场危机。
又恰是在王选于逆境中奋力拼搏的时候,他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生活上最亲密的伴侣爱人患了癌症!王选险些被这一晴天霹雳所击垮!他深感内疚,但又无可奈何。他没有忘记病弱的妻子,但他必须为华光事业全力拼搏,否则就会跟历史的机遇失之交臂。
王选带领研究室的全体成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华光系统的换代工作中。他负责新一代产品——华光Ⅱ型的逻辑设计和微程序的编制。原系统小规模集成电路被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机取而代之,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1983年夏天,华光Ⅱ型系统研制成功。随即,大样机在普通纸上打出了清样!要知道,当时国外最先进的照排系统也只能在价格昂贵的照相纸上打出清样。直到1984年初才在普通纸上打出了清样。
1984年初,华光Ⅱ型系统在展览会上刚一亮相,就被新华社大胆采用了。这是华光系统第一次进入试用状态,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华光Ⅱ型系统每天要处理14万多字的新闻稿。新闻稿不同于普通文稿,时间性极强。邮车每天清晨都准时来取稿,不能有丝毫延误,华光Ⅱ型系统能禁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吗?王选心里又兴奋又紧张。
国内的电脑市场上,从微机到大、中型计算机,几乎全是进口货。数十种国产计算机产品静静地躺在仓库里无人问津。外国计算机设备仍然像潮水般地涌向中国海关,大有一举冲垮中国电脑工业的势头。
有人断言:进口是阻止不住的。深圳、广东等地的厂商与外商结合,引进先进设备之后,华光系统肯定得完蛋!有人讲得更具体、更吓人:1984年10月,是华光系统正式垮台的日子。他们的断言并不都是无稽之谈。这年10月将在北京举办国际印刷设备展览会。很多国家的先进设备都将来华参展。不少人认为,到了那时,华光系统将无立锥之地,只能彻底瓦解。
更令人感到担心的是,王选在《人民日报》专家论证会上的失败。《人民日报》自1983年就考虑引进激光照排设备,以实现编辑排版现代化。1984年召集专家论证会。专家们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引进国外激光照排设备。主张引进的意见,在论证会一开始就占了优势。他们认为,《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喉舌,是中国影响最大、发行量最高的综合性报纸。照排系统的任何差错都会引起严重后果。而国产照排系统至今不过是样机和展品,能否达到真正实用的水平,现在还很难预料。即便研制出来也必然是落后的,无法与先进的英美电脑公司所生产的照排系统相匹敌。
王选在发言中力排众议,极力主张选用华光系统。他引用一系列数据表明华光系统的优越性,但仍未能扭转论证会的倾向。有人认为王选不过是在进行“王婆卖瓜”式的自我吹嘘。
“华光”照排系统在《人民日报》的论证会上遭到失败之后,华光系统的处境更趋恶化。因此,王选深知新华社能否用华光Ⅱ型照排系统顺利排出日刊,已成为决定华光系统成败的关键一仗。王选决心背水一战。在电子工业部主持召开的制定“七·五”规划会议上,他郑重宣布:明年2月1日,如果华光Ⅱ型系统还不能在新华社排出日刊,我们自动放弃“七·五”攻关的经费,“统统不要,分文不取!”
北大汉字信息研究室及协作广的科技人员,都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全力以赴地参加了大决战。
1985年2月1日,新华社用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连续运行排印出《新华社新闻稿》日刊和《前进报》旬报。Ⅱ型系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5月,中国计算机界,新闻界和出版界一百多名专家,出席了国家经委主持的鉴定会。专家们对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审查之后,郑重宣布:华光Ⅱ型编排系统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它开创了我国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我国各大报刊都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并宣布华光Ⅱ型系统即将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那些耸人听闻、喧嚣一时的凶险预言一一破产了。华光系统不但没有垮台,而且在中华大地上站稳了脚跟。
接着又传来一个喜讯:华光Ⅱ型系统被评为198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印刷厂 照排操作工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照排操作工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
1、检查并处理客户提供或者公司设计师提供的电子文件,使之符合印刷的相关要求;
2、协助业务部门对客户的电子文件进行修改;
3、根据工艺和排版需要进行必要的联版;
4、制作数码打样或者蓝纸给客户或者业务进行确认;
5、最重要的:输出并检查菲林片或者CTP印版,用于晒版或者印刷。
以上是大部分印刷厂的照排操作工的工作职责,可能每个公司不同,但是大同小异,或者一些小的公司还要求具有设计能力。
希望这些可以给你提供帮助,谢谢!
激光照排是什么意思激光照排是一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它利用激光束将数字化图像投射在感光材料上,从而形成需要印刷颜色的图案。激光照排有许多优点,比如印刷精度高、浮雕深度可调、印刷速度快、丝网线条准确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质量和效率都有要求的印刷场合。
具体来说,在使用激光照排进行印刷时,需要遵循下面的流程:
1. 彩色分离: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彩色图像分为红、黄、蓝三个基本颜色通道。
2. 点阵处理:将经过彩色分离后的三个颜色通道通过激光照排机进行点阵处理,形成黑白的点阵原件。
3. 制版:再将经过点阵处理后的三个颜色通道制作出具体的感光胶片,然后通过“叠加”或者是“依次曝光”的方式将三个感光胶片依次覆盖在响应回路中,从而使得每种颜色的曲线做成深度不同的凸起,形成3度仿真图案轮廓。
4. 图像印刷:通过丝网印刷技术、柔性印刷等方式将群体进行印刷,能够制作出质量高、效率高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抗老化和色彩鲜艳度保持长久的优点。
总之,激光照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字印刷技术,在平面设计、出版、珠宝、丝网印刷等方面被广泛使用。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更快速、更精确地制作出各种可定制的高质量产品,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TAG:
热门标签: 痛经(2) 空军(1) 二甘醇(1) 显毫(1) 低卡(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紫菜烘干(紫菜烘干和晒干的区别(日晒紫菜和烘干紫菜的区别))
鲜紫菜怎么晒鲜紫菜怎么晒洗净铺平放到竹板上进行晾晒,每天进行翻面即可。紫菜固定成形的工作,不论是坛紫菜还是条斑紫菜,现在已经有专门的紫菜加工机来完成了。如果你在海边收集了一些紫菜的话,经过2、3个小时密闭运输,紫菜就会变质。建议到市场上买一些加工好的成品。紫菜的做法一、...
-
上一篇
真朴(真朴在线学围棋怎么样)
真朴是什么意思1、纯真朴实。 2、唐 赵_ 《因话录》卷四:及温入,下_抚其背曰:尔是吕渭儿子耶?温泫然降阶,田亦不止,其真朴如此。吕祖谦《萧果卿祭酒挽章》:“平生但真朴,直上_枝条。”周亮工《寓园示韩秀才》诗:“茗粥能真朴,林园任淡浓。”朱自清 《读<湖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