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花木兰故乡(花木兰故乡在哪个省)

2023-08-13 15:28:06生活百科22
花木兰故乡在哪个省花木兰故乡在安徽省。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木兰的姓...
花木兰故乡在哪个省

花木兰故乡在安徽省。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在古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共有过四个“木兰”的艺术形象,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戏剧作品《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花木兰故乡在哪个省

花木兰的故乡位于湖北省,地处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一带。

因为当地是木兰的外婆家,也是木兰成长的地方,在木兰山上还有木兰将军的陵墓。黄陂区还开设有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包括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等景区。因此武汉市黄陂区申报的《木兰传说》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陂区位于武汉市北部,占地面积2256平方公里,全区下辖15个街道、1个乡、1个场、3个开发区,始建于北周时期,有着4000多年的筑城史,而且拥有四大文化名片,分别是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

故事:

生于412年,卒于502年,北魏宋州人,即今河南省虞城人,时值太武皇帝时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西汉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

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花木兰是哪里人

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扩展资料:

花木兰的故乡在哪里?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4]郭镇是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出决定,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木兰故乡在虞城已经获得权威机构的最终认可和确定。

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万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满了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英雄气概。

湖北黄陂县(今黄陂区)木兰山亦称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但黄陂的木兰是隋唐的,和木兰祠有很大冲突。

安徽亳州也有史书文物建筑证明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亳州说认为花木兰是汉朝人,早于北朝的木兰辞,符合逻辑。

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 最早言及木兰籍贯的是东晋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370-447),他在《姓苑》一书中言木兰任城人。他认为木兰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之后。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贡原籍鲁国,即今曲阜一带,东晋南北朝时,曲阜曾属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称木兰是任城人,不过此说学术界并不认可。

当前争议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四个地方。虞城由娘娘庙改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家乡;黄陂由木兰树称木兰山,建木兰庙,再附会为木兰故里;延安在黄河西边百余里,也可“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里有座万花山,也被附会为木兰故里。以上三地都认为木兰是隋朝或唐朝人。众所周知,《木兰辞》在汉代就流传在民间了,南朝僧人智匠还将其编入《古今乐录》,木兰其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南北朝之后呢?

木兰亳州人之说主要有下列根据: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载:“木兰姓魏,亳州人。尝代父戍完(县),唐封孝烈将军。”

(二)清代,《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来的《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异口同声,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归德府志》云:“木兰,亳之谯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县志》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五)清代由皇帝钦定的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内言“木兰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称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兰祠赛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说:“木兰,亳人,魏氏女。”

(七)完县(今名顺平县)木兰祠元代碑刻《汉孝烈将军记》言:“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

(八)木兰戍边燕山,《燕山丛录》一书对木兰的记载较为详细,云:“完县东门外有孝烈庙,榜曰孝烈将军。”《大清一统志》引《大明一统志》云:“县东或云即木兰女尝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将军。”有古碑称曰:“木兰姓魏,亳州人。”

(九)历代学者,如元代学者达世安、明代学者朱国桢、明代诗人吴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无误地称:“木兰姓魏,亳州人。”

(十)木兰家乡亳州及木兰戍边之地燕山一带均有很多传说,不约而同地认为:木兰是汉代女子,从军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花木兰到底是哪儿的人?黄陂和她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资料中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地有很多争议,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对此下结论。但是关于花木兰出生地有几个地方有比较大的可能性,那就是陕西西安、安徽亳州、湖北黄陂、河南虞城。这几个地方大概率为了“抢名人”,争人气,都争相把自己的城市当成了木兰的籍贯地,而黄陂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她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但是当我最初在接触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知道她从军这么多年,在军队中却没人发现她是一个女娇娥的时候,我就怀疑木兰存在的真实性。按理说,木兰从孩童到青年,身体该发育的也发育了,就算她身体没有变化,那她的生理例假呢,又是如何隐瞒的呢,关于一系列问题,我有太多的疑问,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所以木兰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加上历史资料中连她出生在哪都没有记载,那不就更加佐证了这一个可能性。可能真的是在当时当地,当朝者为了满足人们心中的希冀,所以编造出了代父从军的感人事迹,以此激励民众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连木兰是不是真实存在的,都还有待考证,更不用说去找她的出生籍贯地了。所以各地争抢木兰籍贯地也不过是为了抢夺人气,获得更多的旅游资源。比如湖北黄陂,目前在那已经建成了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并且已经获批国家旅游5A级景区。

黄陂木兰旅游区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这一个文化旅游区,为湖北的旅游业增色了不少,难怪大家都争着抢着“名人”出生地,而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发生在木兰的身上,类似诸葛亮、曹操、以及各类名人,也都存在各地争抢的现象。

花木兰的故乡在哪个省?

河北省《完县志》说她是完县人,《大清一统志》说她是颖州谯郡东魏村人,还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或黄州人,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

因为她是虚构人物无法考证历史.

明《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历史上的木兰山建有木兰庙。唐会昌年间,大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在木兰山游历时写下了《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武汉市黄陂区获悉,该区申报的《木兰传说》已全票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木兰传说》正式成为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

据史籍记载,西汉年间,花木兰出生在黄陂双龙镇(今姚集镇)。从古至今,黄陂就有着众多与花木兰息息相关的名胜古迹,关于她的传说也在此流转不息。

黄陂区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江北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始得名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合黄城与武湖得名,拥有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三大文化名片。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万花山乡花源屯村,有很多遗址作证,有座山叫花家陵,有花木兰墓,而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与黄河的距离上也能证明,已故河南艺术家常香玉在豫剧中唱道,“木兰是延安府人”,但是因为陕北历来是边塞之地,战乱纷纷,花家后裔没有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


TAG:
热门标签: 愿意(2) 卡片(3) 仓央嘉措(1) 利息(7) 腰线层(2)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