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拼音(左拼音怎么拼读)
左的拼音是:zuǒ
左部首:工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5画,五笔:DAF,仓颉:KM
释义:
1、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
2、降低官职:左迁。
3、古同“佐”,佐证。
4、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左右袒[zuǒ yòu tǎn]
偏袒某一方面。
2、左右手[zuǒ yòu shǒu]
比喻得力的助手。
3、左不过[zuǒ bu guò]
左右;反正。
4、左性子[zuǒ xìng zi]
性情执拗、怪僻。
5、左都尉[zuǒ dū wèi]
民国时期的一种军官官阶。
左拼音怎么拼读zuǒ
1
2
扩展资料:
左(拼音:zuǒ)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表方位的“左”初文作“”,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其字形像左手。“左”约产生于西周,本是佐助、辅佐的意思,是“佐”的古字。后来“”的意义被“左”字取代。由左手义引申出左方、左边的事物、向左方、偏颇等义。至于在地理方位的表示上,古人习惯用“左“来表示东方,这是由于人面向南方时的感觉造成的表达习惯。按古代礼俗习惯,很多场合以右边为尊贵位置,因此,“左”引申为卑下,再引申为贬谪、降等级,“左迁”即降职。现代常用“左”表示进步、革命或激进的政治思想倾向,这是受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才出现的。
思想上或者行动上的“左”和“右”是什么意思啊?行动上:左,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右,方位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
思想上:左,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右,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
一、左拼音:zuǒ
释义:
1、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
2、地理上指东方:山左。江左。
3、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左派。左翼。左倾。
4、斜,偏,差错:左脾气。左嗓子。
5、降低官职:左迁。
6、古同“佐”,佐证。
7、姓。
二、右拼音:yòu
释义:
1、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
2、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
3、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
4、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
5、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6、劝酒,劝食。
7、帮助,偏袒。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左省[zuǒ shěng]
唐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2、左袂[zuǒ mèi]
左衽。
3、三左[sān zuǒ]
指周朝六卿中的太史、太祝、太卜。因常在王左,故称。
4、关左[guān zuǒ]
指潼关以东。在地理上古人以东为左。
5、左花[zuǒ huā]
左紫。
6、左史[zuǒ shǐ]
官名。
左,影,谁,伞,诗,最,以,中,出,串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平舌音有:左、伞、最。翘舌音有:谁、诗、出、串,既不是翘舌音也不是平舌音有:影、以
一、左拼音:zuǒ
释义: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
2.同:~方。~手。向~转。
3.方位词。东:山~(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4.偏;邪;不正常:~脾气。~道旁门。
5.错; 不对头:想~了。说~了。
6.相反:意见相~。
7.进步的;革命的:~ 派。~翼作家。
8.姓。
二、伞拼音:sǎn
释义:
1.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用油纸、布、塑料等制成,中间有柄,可以张合:一把~。旱~。雨~。
2.形状像伞的东西:降落~。灯~。
3.姓。
三、最拼音:zuì
释义:副词。表示在程度上达到极点,超过一切同类的人或事物: ~好。
四、谁拼音:shuí
释义:
1.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我的书不知道被~拿走了。今天没有~来过。
2.任指,表示任何人。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
五、诗拼音:shī
释义:
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2.姓。
六、出拼音:chū
释义: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来。~去。~门。~国。~院。
2.来到:~席。~场。
3.超出:~轨。~界。不~三年。
4.往外拿:~钱。~布告。~题目。~主意。
5.出产;产生:~煤。~木材。我们厂里~了不少劳动模范。
6.发生:~问题。这事儿~在1962年。
7.出版:这家出版社~了不少好书。
8.发泄:~芽儿。~汗。~天花。~气。
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老子》。
10.显露:~名。~面。~头。~洋相。
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饭。这面蒸馒头~数儿。
12.支出:~纳。量入为~。
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走。
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戏。
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看不~。拿~一张纸。跑~大门。看~问题。做~成绩。
七、串拼音:chuàn
释义:
1.连贯:贯~。~讲。
2.连贯起来的东西:珠子~儿。羊肉~儿。连不成~儿了。
3.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珍珠。两~儿糖葫芦。
4.勾结(做坏事):~供。~骗。
5.错误地连接:电话~线。字印得太密,容易看~行。
6.由这里到那里走动:走街~巷。~亲戚。到处乱~。
7.担任非本行当的戏曲角色:客~。反~。~演。
8.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而改变了原来的特征:~味。~秧儿。
9.姓。
八、影拼音:yǐng
释义:
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2.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
3.描摹:~写。~抄。~宋本。
4.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九、以拼音:yǐ
释义: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左边
[zuǒ bian]
方位词。靠左的一边。
2.左右
[zuǒ yòu]
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为难。~逢源。主席台~的红旗迎风飘扬。
3.左派
[zuǒ pài]
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也指属于这一派的人。
4.左翼
[zuǒ yì]
军队作战时称左面的部队或左方的阵地为左翼;足球比赛中称左边的前锋为左翼。
5.相左
[xiāng zuǒ]
不相遇;彼此错过。
6.左迁
[zuǒ qiān]
指降职(古人以右为上)。
7.左面
[zuǒ miàn]
方位词。左边。
8.左袒
[zuǒ tǎn]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的势力。
9.左倾
[zuǒ qīng]
指思想上政治上倾向进步或倾向革命。
左和包两个字共同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求大神指点左和包都是“半包围”的字,两个字共同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里”。左字属左上包围结构,先写左上(即横、撇),这是外面,再写工,这是被包围的部分,即里面。包字属右上包围结构,先写右上(即撇、横折钩),这是外面,再写巳,这是被包围的部分,即里面。
一、左
拼音:zuǒ,部首:工,笔画:5,繁体:左,五笔:DAF。
zuǒ:声母:z,韵母:uo,声调:第三声。
释义:
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下
2、同)。
3、方位词。东。
4、偏;邪;不正常。
5、错; 不对头。
6、相反。
7、进步的;革命的。
8、同“佐”
9、姓。
组词:左手、左边、左右、左丘、左证、左翼、左派、相左、左券、左轮。
反义词:右。
二、包
拼音:bāo,部首:勹,笔画:5,繁体:包,五笔:QNV。
bāo:声母:b,韵母:ao,声调:第一声。
释义: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
2、包好了的东西。
3、装东西的口袋。
4、用于成包的东西。
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
6、毡制的圆顶帐篷。
7、围绕;包围。
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
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
10、姓。
组词:皮包、书包、包子、包围、面包、沙包、腰包、钱包、包含、包括。
扩展资料:
笔顺
1、皮包 [ pí bāo ]
用皮革制成的提包。
2、书包 [ shū bāo ]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用。
3、包子 [ bāo zi ]
食品,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多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4、包围 [ bāo wéi ]
四面围住。军队向敌人翼侧和后方进攻,以求围歼敌人的行动。也指对敌军作战所形成的态势。如三面包围或四面包围。
5、面包 [ miàn bāo ]
食品,把面粉加水等调匀,发酵后烤制而成。
前后左右的拼音前后左右的拼音
如下:(普通话拼音)
前(qián)后(hòu)左(zuǒ)右(yòu)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TAG:
热门标签: 账号(2) 黄豆(3) 男人暗恋一个女人的表现和举动(1) 男生表白被拒绝后还会喜欢吗(1) 刘传健(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