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在皇冠上悬挂珠帘?
冠,说白了,就是普通的帽子,引车卖浆者流也可以扣一顶的东西。冕,大大不一样,属于非一般的帽子,是天子、王侯、卿大夫才能戴的帽子。所以《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网络配图
帝王的冠冕,在中国,毫无疑问,是拥有最高权力者才可戴的帽子。大体由“綖”、“旒”、“缨”、“紞”、“纩”、“紘”等组成。綖,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紞,有专门用途,也是丝做成的线绳,线绳下端有个黄色绵丸,专用名词叫黈纩;纩,其实就是挂在紞头上的玉,谓之瑱,因为两块瑱正好位于左右两只耳朵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冠冕如何固定在脑袋上?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这样才能把整个冠冕固定住,叫做纮。
旒,就是挡在天子眼前的那个珠帘,标准的科学称谓叫玉藻。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後各有十二旒,那就总共二十四旒)。诸侯九(十八),上大夫七(十四),下大夫五(十)。从视觉的角度看,悬挂在眼前的珠帘,显然是会影响视线的,那为什么还要挂呢?
网络配图
老百姓初以为并无特别之意,以为古人如此设计,无外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与神圣。然而,“旒”的设计,是大有深意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什么意思呢?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了,一个人过于苛求明白就会曲高和寡少了信徒和朋友。——这是理论思想基础。所以,作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遮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注意“蔽明”和“充耳”这两个词,很形象,屏蔽眼睛,塞住耳朵。
为什么要特意遮住一些帝王的眼睛,堵塞他的耳朵呢?我们都知道做帝王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嘉奖大德之人,忽视和赦免人的小过失,千万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完美无瑕。而品屏蔽眼睛,塞着耳朵,意思是忽视和赦免人的小过失。挂在天子眼前的这个珠帘,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庸之道。
网络配图
古代帝王冠冕上为何要悬挂珠帘?看完以上介绍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中国人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能体现。而我们凡事也不可过分较真,要难得糊涂嘛。
TAG:
热门标签: in(5) 秦怡(1) 零度(1) 心智(3) 外地(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自然界中罕见:腐木竟然长出发丝冰
近日,有关腐木长出罕见的“发丝冰”又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虽然一百年来,“发丝冰”的形成过程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然而,就在不久前,来自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终于解开了“发丝冰”的谜底。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某个冬日的清晨,如果你漫步于树林时一不小心发现了它,也许你会把它误认成某种奇怪的耐寒动物。但实..
-
上一篇
揭秘: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
三国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然而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都带有感情色彩去评价,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反而赞誉一片。那么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在准备两年之后,本应由李严或其他将领担当的南征任务,诸葛亮以“虑王连并没有了解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