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为何喜欢女人的脚?特别是三寸金莲
“缠足”二字最早出现在关于南唐后主的妃嫔窅娘的记载上。传说窅娘身材纤细且擅长舞蹈,经常将布帛缠绕在脚上看上去纤小的像一轮新月。她穿着素袜跳舞,仿佛凌云风姿绰美尽显妖娆,宫女们纷纷模仿。这种缠足只是为了让舞蹈显得轻盈飘逸,认为是对自己形体的塑造。逐渐模仿的人越来越多,并慢慢变成一种摧残女性的陋习。
宋代为防淫佚,社会对女子束缚从“三从四德”开始。把脚缠起来的女子便不能轻易踏出闺门,这样男人才安心,不缠足的女子会被认为德行有污。元明时期,有关法律还暗示着不能读书、缠足的是贱民。
网络配图
缠足的多了,即使相貌姣好、品行贤良的脚大女子自然备受歧视,也嫁不出去。男子求亲最关心的事就是女孩脚小不小,新娘是双小脚,两家其乐融融。如果脚大,男方会要求女方在婚前加紧缠束。在封建社会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嫁不出去等于没了活路,被亲友邻居所耻笑。就是嫁出去了,在婆家也抬不起头来,更不要谈地位了。所以做母亲的为了女儿的幸福,狠着心也要将女儿的脚缠小,古时有“疼女不疼脚”的说法。
缠足在清代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审美了,已经是一种民族风俗。当时汉人认为,只有缠足才能显示出男女之别和文明礼仪。缠足经历了从纤直到弓弯的造型变化,清代缠足要裹到三寸,还有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极端的审美要求。
网络配图
清朝皇帝三番五次禁缠足,却遭到了民间的强烈抵抗。孝庄皇后曾下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这自然遭到了汉人极力抵抗。1645年江阴人民因抵制剃发令,全城殉国,仅有53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子坚持缠足也同民族气节扯上了关系。最后双方各妥协一步,男子剃发易服,女子继续汉式装束,不予深究,缠足得以保留。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晚清民间出现了自发的反缠足运动。早期传教士认为缠足僭越了上帝权力,导致女子身体虚弱,影响国家富强。甲午战争之后,受到民族危机刺激,士人们纷纷开始反思民族陋习。
网络配图
这一时期,宣扬反缠足的组织在各地举办,士绅、官宦、商人和当地名流参与较为积极,普通百姓则依旧无法接受放足。在那时,放足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就算得到家人支持,个人也拧不过社会这条大腿。主张放足的男人娶回来个大脚女子,受人耻笑也是常事。
1911年,清政府灭亡。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命令通告劝禁缠足,不缠足运动才在全国展开。
追求美是人天生的本性,每个民族、地区甚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但不管什么标准的美,总会人不会随波逐流。其实标准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然,为了美而抛弃自然便没了意义。
TAG:
热门标签: 吊灯(1) 农历(19) 塞尔维亚(2) 车辆(30) 联席(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儿子被杀她为报仇散尽家财 带人砍了县令的头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是男性,而且他们都是不堪当时君王的暴政,比如有名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还有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等等。 他们都是历史中农民起义中的领袖杰出代表,而今天这位不是上面的人物,而且她是一位女性,很多人都说她是中国的第一位女农民起义领袖。这个人被称为吕母。她是琅琊海曲人。网络配图 ..
-
上一篇
一代名妓柳如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难能可贵
陈寅恪曾写过柳如是传,一个妓女能被文人写传记何德何能啊,想必是有过人之处被著名文人所赞赏。除此之外,柳如是还是一名诗人,有自己的诗集,小编本人就是她的粉丝。时代给的悲惨命运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左右,然而活出自己的真性情更是难能可贵。 小编不假思索,为什么史上许多美丽而坚强的女子,最终却让一些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