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海昏侯墓现青铜雁鱼灯:竟可调节光线!
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笔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网络配图
笔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整盏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
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网络配图
“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蕴含着古代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了古人智慧。”信立祥说,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
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心的,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不能乱飞,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信立祥推测古人在雁腹中注入了一些清水,烟尘可溶入水中。此外,雁鱼灯的4个部分均可自由拆装,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笔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汉墓中出土的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3大类。此次出土的雁鱼灯属虹管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也属此类。虹管灯的特征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
网络配图
信立祥认为,雁鱼灯在当时造价极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有可能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商品。
TAG:
热门标签: 挂档(1) 跳蚤卵(1) 欧阳(2) 沈词(1) 粘锅(6)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让尸体自己行走:古代湘西赶尸匠接活背后的秘密
说到赶尸,其实网友都不陌生,在很多惊悚电影里都有类似的镜头。 深夜里,一名道士带着一群尸体一跳一跳的走在山路上。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加上一些诈尸的情节。 福哥曾经看过一篇描述湘西一带赶尸的文章。这篇文章介绍说有一个女人死在异乡,家人请赶尸匠把她的尸体赶回了老家,可就在女尸回家准备躺进馆材的时,..
-
上一篇
为啥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国家却安然无恙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穆宗的第三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从1572年到1620年,万历做了48年的皇帝。令世人哗然的是,在这48年中,万历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网络配图 于是有人说,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28年不理政事!其实不是的,把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