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叫人杀魏延,他不但危害属国还是害死诸葛亮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生命的尽头想试试逆天改命,为他自己也为属国争取多十年的寿命,但是在最后的一天续命的七星的被一个将军闯进来,导致诸葛亮续命失败。后来这个将军在属国军队撤退的途中将栈道烧毁,打算背叛,杀入蜀中,但是他的这个计划早就被诸葛亮识破了。
《三国演义》中的原文如下: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为得计。
维挺枪立马于门旗之下,高声大骂曰:“反贼魏延!丞相不曾亏你,今日如何背反?”延横刀勒马而言曰:“伯约,不干你事。只教杨仪来!”仪在门旗影里,拆开锦囊视之,如此如此。仪大喜,轻骑而出,立马阵前,手指魏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后必反,教我提备,今果应其言。
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
原来孔明临终之时,授马岱以密计,只待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之;当日,杨仪读罢锦囊计策,已知伏下马岱在彼,故依计而行,果然杀了魏延。后人有诗曰:“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这段话就说明很清楚了,就是魏延反叛,但是诸葛亮技高一筹提前让众人追备好,让马岱提前在魏延身边,然后将其除掉。
虽然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但是在历史上魏延造反也是事实,在《三国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故事,但是其中的很多故事都是都是根据历史中的真实故事改编来的,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对《三国演义》的评论该书“则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TAG:
热门标签: 除夕(3) 蒯通(1) 解忧公主(4) 过户(2) 烤饼(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诸葛亮凭什么相信马岱会杀死魏延?就不怕马岱和魏延一起反?
诸葛亮生前安排马岱杀死魏延,因为在蜀国魏延就怕诸葛亮一人,而诸葛亮把重任及兵法交给了姜维,魏延心胸狭隘必定造反,所以就安排马岱跟着魏延,伺机杀死他。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
-
上一篇
红楼梦王熙凤是怎么把回家探亲操办成贵妇省亲的?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出现凤姐如何对待王夫人准姨娘袭人的有趣场面。袭人母亲病重,家人来接她回家。王夫人同意袭人回去见母亲,把凤姐叫来命她酌量去办理”。凤姐如何“酌量”?她立即拿着鸡毛当令箭,叫仅仅是“预备役姨娘”的袭人摆开了“贵妇省亲”的谱儿,为什么呢? 要说“袭人在贾府很受宠信,也终归是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