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远征为何要带一些女人?让人不寒而栗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这个典故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古代军营一般是不接受女兵的。虽然商朝有女将军妇好,宋朝有擂鼓战金山的梁红玉,明朝也有一位打的张献忠远遁的女将秦良玉,但由于体力差异等种种因素在内,古代行军打仗基本还是男人的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军营中没有女子。公元前99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奉汉武帝之命,统兵5000出征匈奴,血战数日,汉军士气衰减,主将李陵就将军中女子全部斩杀,后来士气复振,再次杀伤3000匈奴兵。李陵统帅的五千士兵都是荆楚来的勇士,而且都是步兵,在长途跋涉远征的匈奴情况下,士兵为什么还要大老远的带着女子同行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古代军营携带女子的用途了。
网络配图
第一种是作战。
在长期战乱的情况下,男丁大量战死,很多时候一些辅助性的作战任务就需要由女子来完成了,当然,直接让女子上战场的案例很少,多数情况下,军营中的女子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守城,二是运输,三是送死,没错真的是送死。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的时候,因为兵力不足,曹操就曾发动妇人守城。刘备在争夺汉中时,杨洪就提出建议说:汉中乃益州咽喉,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以倾尽全力打赢这场关键战役。
要说起让女子送死,那就不得不说汉高祖刘邦。楚汉在荥阳对峙时,刘邦被项羽围困,纪信提议由他假扮汉王出城,掩护刘邦逃走。为了让戏更逼真,纪信还统帅着2000人的卫队,当然,真卫队早就护着刘邦逃了,纪信手下的这2000人都是女子假扮的。假扮刘邦的纪信后来被活活烧死,而那2000女子,自然也是白白送死了。
网络配图
第二种是服侍。
古代常常有把罪臣、囚徒的妻子发配到军中服役的案例,比如李陵军中发现的女子,都是“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当时的说法叫卒妻。当然,虽然叫“妻”,其实更像是奴婢,她们从事的工作就是伺候士兵,缝补洗衣之类的。早在秦始皇征伐岭南的时候,赵佗就曾经上书给秦始皇说:“中国劳极,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这种情况也在远征军中非常常见,毕竟将军考虑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持士兵的战力,那些琐碎的工作就交由女子负责。后来到了唐朝时又发展出了营妓,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就是他老爹远征亳州时与营妓所生的。
网络配图
第三种是吃。
这种用途听了让人浑身不舒服,但却是历史上的真事。特别是在战乱年代,由于粮草有限,一些军队常常裹挟大量女子,缺粮时就杀掉当粮食。比如十六国时期,羯族的军队就以女子为食物,还起了个名字叫“双脚羊”。唐朝时的黄巢在起义过程中,也曾多次俘人而食,史载日杀数千,而且多数是女子和孩子,为什么?因为男丁要留着打仗。当然,现如今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女兵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古代,军营中的女子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不免让人唏嘘。
TAG:
热门标签: 关节(2) 护套(1) 门神(1) 毒物(1) 战争(5)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肚兜是女子上身穿的 那古代的女性下身穿什么
九八版的《水浒传》中,曾经有一场经典的打戏,讲的是武松在发配孟州的路上遇到了孙二娘,因为发觉孙二娘两口子开黑店卖人肉包子,武松与对方打了起来,孙二娘脱去外衣跟武松对打。 镜头中孙二娘所穿的红色肚兜就是古代所有女性的内衣穿着样式。只不过肚兜是清朝时候的叫法,宋朝的正确叫法是“抹肚”,当然作用差..
-
上一篇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和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
上官婉儿墓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该地在唐朝为“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有关考古专家介绍,“洪渎原”是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墓葬区。 网络配图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此处先后发现了大量北周、隋、唐高等级墓葬,其中包括唐代贺若氏墓、太平公主之女万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