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臣唐俭墓出土,李渊形象得以正名李世民又骗了世人!
开国大臣唐俭墓出土,李渊形象得以正名李世民又骗了世人!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无论在历史的哪一个时刻成为过帝王,那些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是帝王之中最优秀的那个,希望自己可以超越别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在原本客观公正记载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主观色彩的夹杂,帝王们将自己的有点无限放大,同时也将敌人的劣势无限放大,以此来达到烘托自己的目的,只是整件事情的完整的真相总会有一天展现在后世人们的眼前,他所谓的掩盖亦或是改变事实只是在蒙骗自己罢了。
当年隋末乱世,各地势力纷纷趁此机会广纳人才、扩大自己的管辖领土,就是希望在纷乱过后自己能够登上心心念念的皇位,作为其中的一股强劲势力,历史之中对于李渊却没有太多的描述,反而将一切的功劳都推到了他儿子李世民身上,似乎没有他,李渊就不可能成功。当时的李世民和重臣合谋将自己的父亲灌醉,致使其第二天在龙床上醒来,没有后路的李渊这才真正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西安发现的一座古墓将真正的事实真相展现在人们眼前,墓主人唐俭作为开国大臣,其墓志铭之中也对起兵那件事情进行了记载,不仅不是儿子逼迫父亲,甚至在整场战争之中都是李渊本人处于主导地位。根据书中的记载当年唐俭找到李渊,希望他可以出兵,甚至还为对方规划好了路线,只是当时的李渊却仍在犹豫,直至后来儿子用计逼迫才真正起兵。
可是唐俭墓志铭上所记载的和书中所说是千差万别,在他献计之后,李渊并没有像书中那般犹豫、观望,反而十分积极地应承下这件事情,进行积极准备,甚至还将献计的唐俭列为自己的心腹大臣委以重用,从这也就可以看出并非是由于之后儿子“美人计”的逼迫才致使李渊不得不反,他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还有部署,可以说有没有之后“美人计”的推动他都会选择去造反,也就是说这个计谋顶端算是个催化因素,根本算不上决定因素。
另外在其他史书之中对于这件事情的记载也稍有变化,说当时的唐俭是先向李世民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再由其将整件事情回禀给李渊。但实际上并没有李世民在中间的传达,而是唐俭直接向李渊报告,之后其才和儿子商议决定共同出兵,很显然是有人将先后顺序颠倒,以缩小父亲的光环,扩大自己,所以事实上在太原起兵之中最重要的关键人物是李渊,而非后世所记载的献上“美人计”的李世民。
尤其是在李世民的夺位之战玄武门政变之后,他更是多次想要更改史料,进而逼迫大臣,于是后世的我们在史书之中所看到的大多都是被丑化之后的李渊,一代开国之君似乎没有任何能力,整个人优柔寡断,遇事情不知怎么判断,似乎离了自己的儿子便不会有那些成就了,现在随着各类历史资料的逐渐出土,当年的李渊也随着这些,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也算是重新正了名。诚然李世民在历史之中的功劳不小,但是也不能将所有的功劳统统安在他的身上。
TAG:
热门标签: 双方(1) 冷暴力的男人性格缺陷(1) 按摩仪(1) 武术宗师(1) 这些(1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嫔妃生下皇子,皇帝高兴不已,结果江山因此毁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北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北魏是对我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了150多年,和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北魏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实现了高度的汉化,大大存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后来隋唐的大一统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王朝最后却因为..
-
上一篇
本是太后却被降为公主,竟然都是她父亲所为
汉哀帝刘欣能够继位,是非常偶然的,这是因为他的叔叔汉成帝刘骜没有子嗣,只好在近支皇族中挑选了他。其实,他能当上皇帝,当时权倾一时的王氏外戚是点头认可了的。然而,等他登上皇位之后,便对王氏进行打压。汉哀帝宁可信任自己男宠董贤的亲族,也不愿意再信任王氏一门。 可惜的是,汉哀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