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什么会创作《烧饼歌》?刘伯温与烧饼有什么不解之缘?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古代的牛人,具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诸葛亮和刘伯温可以称之为绝代双骄。在民间,他们的呼声也很高,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美称。
刘伯温从小聪颖过人,且博读群书,12岁考中秀才,14岁即赴省府读书,22岁考中了进士。然而,刘伯温赴入仕途后却不得志,在腐败的元廷为官他处处受到打压和排挤,在经历起起伏伏后,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当朱元璋打天下时,听闻刘伯温的名声后,求贤若渴的他便以三顾茅庐的方式把他请下了。
这一年刘伯温50岁,但“知天命”的刘伯温下山后成了朱元璋的新宠,他能掐会算,算无遗策,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8年后,朱元璋一统天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就听内监来报,说是刘伯温求见。朱元璋随手将将咬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上,然后接见了刘伯温。然而叫刘伯温猜碗里是什么东西。
刘伯温看了一眼碗,很自信地说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朱元璋听后了大惊失色:“先生,真神人也!”
之后,朱元璋又向刘伯温请教大明的国运,在朱元璋的再三“请求”下,刘伯温这才泄露了天机,引出了预言神话——《烧饼歌》。据悉,《烧饼歌》全文共有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由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
然而,刘伯温出炉《烧饼歌》后,朱元璋表面上对刘伯温敬佩有加,但实际上却猜忌不已,心生杀机。
此后,聪明的朱元璋利用胡惟庸与刘伯温之间剑拔弩张的矛盾,借胡惟庸之手来除掉刘伯温。1375年5月,生病的刘伯温吃了胡惟庸安排的太医送来的药丸后病情突然加重。
刘伯温心知不妙,马上向朱元璋上书,请求回乡养病,并随书呈送一块自己吃过一口的烧饼。
当朱元璋看到这块咬过一口的烧饼,不由怔住了,他想起当年他把咬过一口的烧饼给刘伯温猜的场景,不由感概唏嘘。
朱元璋于是网开一面,批准刘伯温回乡养病。就这样,刘伯温平安返回了家乡。如果,刘伯温临死前没有吃那一口烧饼,也没有送给朱元璋,不但自己会客死异乡,可能还会连累到家人。因为,多疑的朱元璋对功臣都是采取 “除恶务尽”的原则。
刘伯温的一生,似乎和“烧饼”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刘伯温因“烧饼”而名垂青史,但也因“烧饼”而黯然落幕。
或许有人认为他智谋不足,连给自己谋划一个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都做不到。想想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还不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可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自己的命运又被别人掌控之时,也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已难逃脱“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命运。因为,一切取决于持刀者的心情,心情不好,手起刀落,性命不保;心情好,也许可多活几日。
当然,刘伯温和朱元璋之前的烧饼故事多出现于民间传说或野史,在正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因此,真假自然存疑。
TAG:
热门标签: 灯光(1) 别称(1)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1) 事件(6) 定制(7)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野史中记载司马昭是被司马炎毒死的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司马昭的心思,众人皆知,其野心蓬勃,不用猜想就能看得出来。那么司马昭之死,大家知道吗?据正史记载,司马昭篡位之前不幸因中风而死。但是在一些野史之中,却记载着司马昭是因中毒而死,下毒之人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司马炎。 野史中..
-
上一篇
孝庄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这个传闻从何而来?
你知道孝庄太后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挥师入关,女真人由此开始逐鹿中原,定鼎山河。在此次占领中原的过程中,有一位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便是多尔衮,他为清朝的开国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从此地位显赫,礼绝百僚,常人更是难以达到,但这样以为具..